为表彰先进、树立榜样,充分的发挥妇女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,璧山区妇联开设“巾帼风采 璧定有你”专栏,展播先进个人和优秀集体的典型事迹,激发全区女性敢闯敢干、唯实争先的创新发展动力,为推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璧山新篇章汇集巾帼力量。
“这次月考我进班上前30名了,还交到了好朋友,谢谢你们的帮助……”四月的第一周,一封来自“朋友”小美的来信,让璧山区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炸开了锅。
“小美进步真大,这下心里石头算是落下了!”工作室的“树洞”姐姐们一字不落地看完小美的信后,感受到曾经那个抗拒倾诉的女孩,对他们产生了信任,甚至像朋友间一样分享心事,满心喜悦。
做孩子们的倾听者,呵护他们健康成长。自璧山区公安局成立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以来,探索建立“树洞收信”“树枝解困”“树叶反馈”“树根追源”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,有力推动实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由“事后被动反应”向“事前主动干预”转变。
截至目前,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已收到4123封“树洞来信”,累计解决校园、家庭、心理隐患类问题732个,化解校园矛盾纠纷112起,劝返疑似辍学学生15名,教育感化有暴力倾向的学生38名,挽救有严重自杀倾向的学生19名,2023年全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比下降41.81%,在校学生轻生人数同比下降50%。2024年1-3月,全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比下降54.55%,全区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同比下降68.75%......为孩子们擎起了一盏明灯。
“我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,可班上有些同学,拿这件事‘开玩笑’,说我是没妈的孩子。”璧山某小学一名小女孩的纸条,从学校“许愿树”的树洞里传进了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,“树洞”姐姐们看到后特别心疼。
“树洞”姐姐第一时间联系了小女孩,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。随后,在掌握小女孩详细情况后,电话联系了在远方工作的女孩妈妈。一番深入交流后,女孩妈妈给“树洞”姐姐说出了心声:自己一天埋头工作,失去了跟女儿的情感连接,很愧疚。
挂断电话后,女孩妈妈给孩子打了视频电话,诉说了自己对孩子的爱,表示以后有假期会常回来看看。
类似这样,承载着孩子们心事的来信,璧山区公安局的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里,长期存放着千余封。
为了让更多人成为“树洞”姐姐,加入保护未成年人的事业中来,2023年年初,璧山区公安局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,联合区教委等部门设立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,并成立工作专班,在全区范围内,通过升级改造、更新试点学校设施设备等方式,优化完善专班联合办公场地、个体咨询室、团体辅导室、亲子活动室、法制宣讲室等功能场所,并配备家委会办公室用于家庭、学校、社会三方工作人员协同办公,形成“以学校教育为主体,家庭教育为基础,社会教育为依托”的协同育人模式。
“我们坚持将守护未成年人的理念层层传递下去,直至覆盖全区,使得未成年人联动保护平台基本成型。”璧山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在璧山区某小学教学楼一楼走廊拐角处,有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,仔细瞧,是颗仿真树,树干上有个大大的“树洞”,里面则是一个信箱。孩子们有任何烦恼、困难和期望,随时随地,在自己校园就可以把它写成信,投递到“树洞口袋”内。
每周,工作室会安排民警到试点学校开启“树洞”,回收信件,专人专车专线送达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。
绿色的豌豆荚、红色的五角星、粉色的桃心……“树洞口袋进校园”的宣讲课堂上,五彩的信纸被同学们折叠成千奇百样的形状,有的认真写下自己的名字,有的选择匿名,课堂最后,这些五彩的“心事”都装进了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的手提信箱。
除了用“树洞口袋”接收,工作室还会每周至少走进辖区5所学校开展宣讲活动,现场收信,如今,在辖区58所中小学实现“树洞口袋进校园”活动开展全覆盖。
“简单的题,老师单独给我讲了半天”“爸妈总是吵架,我不想呆在家里”“好朋友有了新朋友,不怎么搭理我了”……面对孩子们各自不同的心事,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的“树洞”姐姐们会将问题按学校管理、校园矛盾、个人心理、家庭矛盾、社会问题以及心愿祝福等类别进行分类。
根据级别分类,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会安排专人负责,从阅读到处理再到回复。依据内容、级别不同,采取“固定模板、词条回复+集体团辅”“专人手写回复+一对一面谈”“专人手写回复+长期通信跟踪”等方式。处理过程中,每月会对分级信息进行汇总梳理,形成专班月报。
“亲爱的小璇,未来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。我们会陪伴着你,给你臂膀,给你灯、给你分享。我们是你的‘大朋友’,一直在这里守候。”
比起第一次收到小璇来信时,“树洞”姐姐的心情轻松了很多。一路陪伴走来,这个曾经重度抑郁的小女孩,如今对生活有了期待。
回忆起才打开小璇来信时,信里有一首诗,最后三行字透露出绝望,在信纸的空白处画着一个提线木偶,这引起了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的注意,并通过专业分析出小璇存在自残自杀倾向。
担心小璇情况变严重,工作室争分夺秒写回信。字字斟酌后,给小璇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,且具备了正确引导情绪方向的信。
同时,在征得小璇同意后,工作室协调心理老师提供心理辅导,化解小璇的负面情绪。
对小璇的辅导帮助并非止步于此。在随后长达数月的时间里,工作室联合学校通过持续性的追踪,并适时提供辅导帮助,小璇最终走出了内心的阴霾。
据悉,在回信两周内,工作室会进行实地回访。对未能处理问题的学生,则持续追踪并提供帮助,对察觉缺陷极为突出和严重的学生分流至教委、学校、镇街、医院等部门进行协商处理。对于不愿留名的孩子,则通过“密码暗号”信件往来,帮助孩子们敞开心扉。
“同学们,聊天群属于私人空间吗?在聊天群内议论、辱骂他人会构成网络校园欺凌吗?”为让学生远离校园网络暴力问题,守护他们健康成长,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校园网络安全主题宣传教育,向学生们讲述了网络暴力的特点以及危害。
而这场活动的开展,源于一封被分类为“社会问题”的信件。信里的小女孩,因自己的一张照片被同学传到网上,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后,遭遇了“网暴”,一度想到用自残的方式去解决问题。
在完成对小女孩的帮助后,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意识到校园网络暴力的现象不可以小看。于是,进一步梳理出工作室成立以来收到的有关问题的信件,分析背后存在的原因,并探索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建议。最终,便衍生出了这一系列的校园网络安全主题宣传活动。活动至今,试点学校未发生一起校园网络暴力事件,从源头化解问题的效果显著。
如今,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除了化解孩子们的烦恼,每天还会接到大量咨询,有家长想请“树洞”姐姐给有网瘾的孩子“出诊”,在涉及未成年人案事件的警情中遇到疑难问题时,同事们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们。大家都说,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为孩子们擎起了一盏明灯,是孩子们的“110指挥中心”。
声明: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,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及各大主流媒体。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。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原标题:《渝好同心 巾帼风采 璧定有你: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 “树洞口袋”工作室》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